2024年林口美甲推薦:氣質顯白款美甲讓你美出新高度!
今天超有成就感,剛從林口知名的美甲沙龍ERS Beauty厄斯精品回來,心情好得不得了,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這次的美甲體驗!
2024年林口美甲推薦:氣質顯白款美甲讓你美出新高度!
今天超有成就感,剛從林口知名的美甲沙龍ERS Beauty厄斯精品回來,心情好得不得了,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分享這次的美甲體驗!
京城的朋友里,跟龍冬先生的交往,應當是比較早的。 龍冬,本名熊耀冬,北京某文藝出版社任職。在京城地面上,也算得一位名士了。北京這地方,是不是名士,不光看名氣,還得看身世。像我這樣的人,若在北京,只能說混得還可以,龍冬則不然。 他是在社科院的大院里長大的,當時社科院叫學部。說起當今名人,常會一臉的不屑。比如錢鍾書吧,他會說,他們這幫孩子,都不怎么喜歡這個錢伯伯。此老的一個毛病是,愛給人起外號。親熱地把你叫到跟前,多半會送你個外號,再彈一下你的腦門,不管是善意還是惡意。再見面,哼一聲就躲開了。回家跟父親說了,父親說他這叫不知好歹。 誰又能想到,我跟這位京城名士的交往,竟是起于青蘋之末! 那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,我剛從晉南的一個縣城調回省作家協會,正是瘋狂買書的時候。最愛買的,是中華書局出的古典文學著作。太原書店不少,這類書最多的,是解放路上的古籍書店。離住處不遠,一兩個星期,總會去上一次。有時明明在報上見了書目,書店沒有,便去信到北京的中華書局郵購。一來二去,就結識了一個叫熊耀冬的工作人員,此后再買書,就寫上名字了。 1986年6月到9月,為買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》,通過幾封信。最早的一封,是6月16日,我在信上說: “書與余款俱收到。前些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曾出過我的一本短篇小說集子,可惜手頭已缺如。所幸,年內廣州、重慶、山西等地均有我的小說集出版,另外還有一散文集,屆時當奉上雅正。《聯合書訊》上,言你社將再版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》,未注明時間,不知此書何時出。我已與此間古籍書店說妥(他們已訂),只是不知何時可出書,若知,望告我。” 既然起首便言“書與余款俱收到”,信中又談起我出的書,可見此前通過信,彼此已相知。后來聽龍冬說,他高中畢業后,混了兩年,沒個正經事做,他母親在中華書局工作,便去了該局讀者服務部,不久便當上該部的經理,其時不過二十出頭。 過了兩三個月,太原古籍書店沒有進回此書,8月28日,又給龍冬去了一信。先說,我已離開《黃河》編輯部,去清徐縣掛職當了副書記,有信仍請寄省作家協會。接下來說: “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》,我原想太原進回書再買,不意他們一直未進回,我疑心他們就沒訂。再過一段,若還未進回,就要托你買了。請你留意,別叫沒有了。” 過了一段時間,大概是書出來了,而太原的書店沒有,或是進的不多,已經售罄。正好有朋友出差路過北京,便托他去中華書局找龍冬去買。 9月20日這天,接連寫了兩信,一并寄去。前一信上說: “我會辦公室王寧同志去長春出差,我托他去你局買書,并帶給你一信。他返回路過北京才買。屆時你若見他更好,若見不上,也請給你的同事打個招呼,別讓他白跑了。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》出一次不容易,我一直想買的,只是怕郵購路上,書易磨損,正好有人可托,也算了了這一心愿。” 后一信上說:“剛寫好一信要去寄,就接到了你十六日來信。王寧返回北京,總得五天至七天,怕他去買了書而你和你母親不知道,我當即給你母親掛電話,因無具體科室,后又掛了讀者服務部,是一位張姓的女同志接的。讓她見到王寧后,轉告王去找你或你母親。現在還有一個漏洞,就是張同志又恰不在呢?因此,還需要你告訴服務部其他經管賣書的同志,讓他們也留個心。這事情真是太巧了。” 王寧買書之后,收到龍冬告知的信,9月27日我回信說:“王寧既已將書取走,我也就放心了,主要是怕他買重了。發票不需要。我買書是自費,沒地方可報銷。” 看來這次買書,是我事先已將書錢寄給了龍冬,怕寄書有磨損,才叫王寧路過北京取走的。要不不會這么煩瑣叮囑。這些信里,不光是談買書,也交流我們對文壇動向的看法。即如此信中,說了不要發票之后,接下來說: “你的思索,雖只有幾句話,意思我是明瞭的。現在文壇上,正如《紅樓夢》中的一句話,‘亂哄哄,你方唱罷他登臺,反認他鄉是故鄉,甚荒唐,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’。我最近寫了一篇評論文章,將在《文藝研究》六期上刊出,對當前的好些熱門問題都談了自己的看法。出來后請你提提意見。你思索的,實際是個‘文學觀念的根本與變革’的問題,真要叫他們說的那么玄,如‘三論’之類,《紅樓夢》怕就寫不出來了。文學的觀念應當變革……我們改變文學觀念,不是為改變而改變,為新而新,而是為了把握那個根本。正如南宋理學家陸九淵所說:‘茍得其本,六經皆為我注腳’。如果得到那個本,是新還是舊,都不必在意了。不知你以為然否?” 兩人通信,按慣例,他的信,都在我這兒,我的信,都在他那兒。這篇文章里,所以能多次引用我的信,是因為不久前,承龍冬先生不棄,將我給他的二十幾封信,悉數給了我。 這做法,在我看來,也是一種京城名士的派頭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